風拂南粵,潮湧大灣。這是壹片神奇的土地,總有新的變化在發生,總有新的奇迹在誕生。
今年是香港回歸27周年、《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7周年。珠江滾滾,大浪淘沙,壹段段故事如珍珠光芒熠熠、被時代珍藏銘記。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開啓了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篇章。在珠江西岸,有壹座以功夫聞名于世的“寶藏城市”——佛山。5年來,它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爲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使出看家本領,幹出破竹之勢,拼出高質量發展的真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幹出來的,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幹。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佛山有望最快40分鍾通達深圳,更是打開了佛山推進大灣區建設的無限想象空間。
打通經脈:軟硬兼施加速聯通
要想練成“絕世武功”,必先打通任督二脈。佛山軟硬兼施、雙向突破,按下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快進鍵”。
水漲船高,路暢財通。基礎設施建設“硬聯通”,帶動了規則機制對接“軟聯通”,佛山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壹體化水平不斷提升。
口岸通關更加高效,人員往來更加便利。佛山深入實施“灣區壹港通”“大灣區組合港”通關模式改革試點,目前全市已有7個港口碼頭與深圳蛇口開通“組合港”物流新模式,6個港口碼頭與廣州南沙開通“灣區壹港通”模式,大幅縮減通關周期、節省報關成本,有力促進大灣區港口群聯動發展。
標准對接更加緊密,機制銜接更加順暢。目前,已公告發布的183項粵港澳大灣區共通執行標准中,佛山企事業單位主導和參與制定50項灣區標准,並推動“港澳藥械通”政策在佛山落地,佛山複星禅誠醫院納入粵港澳大灣區“港澳藥械通”第二批指定醫療機構名單,成爲全市首家指定醫療機構,與港澳地區“同步”引進國際新藥。
出拳制勝:産業科技向“新”而行
壹橋架東西,灣區共騰飛。隨著深中通道全線通車,珠三角東西兩岸産業協同發展跑出“加速度”。作爲最年輕的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如何乘著大橋的東風,在世界“武林”屹立巅峰、笑傲江湖?産業科技創新是制勝未來的關鍵壹招。
向“新”而行、以“質”致遠,佛山向上突圍、向下深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産力動能澎湃、生機勃發。
修煉內功:圓安居樂業灣區夢
深中通道的開通,縮短了大灣區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讓跨城生活、就業暢通無阻,粵港澳大灣區“壹小時生活圈”照進現實。
佛山支持港澳青年到佛山就業創業,助力人才逐夢灣區。佛山市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成功入選首批粵港澳大灣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目前,“壹基地兩園區”累計引進項目175個,其中港澳項目97個,帶動就業人數629人。佛山積極舉辦“港澳大學生文化實踐活動”、“揚帆佛山·築夢同行——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等交流活動,爲港澳青年提供多個實習崗位。
壹招壹式,剛柔並濟;千錘百煉,方得始終。走過砥砺奮進的5年,佛山揚帆新征程、奮楫再出發,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向著國際壹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逐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