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高效、壹體化——橫琴封關運行百日“關鍵詞”

來源:澳門國際瑞和文化產權交易所發佈日期:2024-06-20 10:20:45

新華社廣州6月19日電 作爲中國實施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重大探索,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3月1日零時正式實施封關運行。目前,橫琴封關運行已經超過100天,人員進出更加便利,物流資金流更加高效,“琴澳壹體化”加速推進。

 

人員進出更加便利

 

在橫琴與澳門的壹線通道橫琴口岸,無論是人員還是車輛,從橫琴到澳門雙向都可以實現“絲滑過關”。據海關部門統計,橫琴合作區分線管理政策實施以來截至6月17日,海關在“壹線”累計驗放跨境車輛超65萬輛次,同比增長13%。

 

記者在橫琴口岸看到,海關在橫琴口岸出境大廳與安檢共用X光機,實施“壹機兩屏、壹次過檢”模式,旅客行李過壹次機即可通關,在橫琴口岸入境大廳還設立“新家園”便捷通道,符合條件的澳門4類居民攜帶7大類300多種動植物産品過關更加方便。

 

物流資金流更加高效

 

合作區實施封關運行後,貨物方面,符合條件的貨物經“壹線”進入合作區免稅,其他情形予以保稅;經“二線”進入內地按規定征收進口稅收,符合條件的可享受加工增值免關稅。

 

5月初,《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業務管理辦法》正式生效。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黃新飛表示,這壹管理辦法的推出,與分線管理政策形成了緊密的配套關系,讓資金的跨境流動更加便利。

 

“它極大地便利了跨境支付和資金轉移,讓居民在處理跨境交易時更加靈活高效,同時也提高了合作區居民的生活便利度。隨著金融服務的完善和創新,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琴澳壹體化”加速推進

 

4000套住房、超過200套人才房、約60個商業鋪位、4000多個汽車車位,配套學校、衛生站、長者服務中心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粵澳兩地攜手合作,首個爲澳門居民建設的融合優質居住空間、教育、衛生、社會服務的綜合民生工程——“澳門新街坊”項目已經迎來了首批澳門居民入住。

 

“澳門新街坊”是琴澳壹體化加速推進的壹個縮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在合作區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達15927人,同比增長20.6%,就業人數達5009人,同比增長25.6%。跨境執業專業人士1296人,較2021年增長近3倍。

“合作區將努力讓分線管理政策福利更好地惠及企業和居民。”廣東省政府橫琴辦主任、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