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向上 廣東向“新”

來源:澳門國際瑞和文化產權交易所發佈日期:2024-05-17 09:31:49

5月14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采訪活動在廣州啓動。當天上午舉行的情況介紹會上,省委組織部、省委金融辦、省委改革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通報廣東在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方面的情況。

 

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居全國第壹,“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居全球第二;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全國第壹,10家制造業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位居全國前列;全國每3台工業機器人和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壹台(輛)是“廣東造”……

 

“新”而行,新質生産力正在南粵大地聚力成形。向上突圍,廣東現代化産業體系正加快躍升。

 

産業是推進高質量發展、構築新質生産力的“主戰場”。

 

“廣東形成梯次發展的萬億元級、千億元級産業集群。”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賴茂華介紹,廣東以新技術賦能傳統産業;抓住風口,壯大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等新興産業;前瞻布局未來産業,制定廣東未來産業發展行動方案,謀劃創建壹批未來産業先導區和概念驗證中心。

 

新興産業著眼“進”。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新型儲能等領域,廣東湧現更多的全國領先細分産業集群,激發工業經濟新活力。

 

未來産業謀篇“新”。廣東加快布局未來電子信息、未來智能裝備、未來生命健康、未來材料、未來綠色低碳等壹批未來産業“新領域”。

 

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

 

當前,廣東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發動各方力量共同步入創新軌道,在創新能力構建上形成合力

 

夯實産業發展根基,離不開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勤儒介紹,廣東圍繞産業需求組織實施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全面啓動實施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推動原創性成果産出。

 

在推進粵港澳人才協作方面,袁綱表示,廣東充分發揮粵港澳比較優勢,建立粵港、粵澳人才合作協調機制,支持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先行示範,積極推動粵港澳人才發展深度融合。

 

爲了培養産業人才,廣東正在加強現代産業學院建設。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璧亮介紹,目前,廣東已有50所本科高校建有285個産業學院,本科生培養規模達17.5萬人。立項支持省級以上産業學院133個,省級示範性産業學院50個,數量爲全國各省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