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灣,我們壹起在這裏,感受文化納百川……”在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春節晚會上,壹首《Hello大灣》將11座城市寫進了歌裏,唱出了大灣區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唱出了大灣區濃濃的人文情懷。
藝術展演的聯通、人文資源的共享、多元文化的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發布實施5年來,人文灣區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灣區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眼下,粵港澳三地正以文化爲紐帶,共同架起融合發展之橋。
以文促融民心相通
5年來,粵港澳三地充分發揮地域相近、人文相親的優勢,持續在文化、藝術等諸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推出了壹系列品牌人文交流活動,以文化融合促進民心相通——
“自珠澳‘文化走親’交流活動啓動以來,兩地聚焦文化交流、精品創作、文化品牌打造等板塊展開多領域合作,以人文促進兩地同胞交流交融,拉近彼此距離。”劇目制作方、珠海演藝集團總經理鄒建紅介紹,今年珠澳將繼續加大聯合創作力度,並邀請香港團隊參與其中,爲大灣區觀衆帶來更多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動和藝術作品。
傳統文化壹展新姿
粵港澳大灣區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擁有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綱要》發布實施以來,粵港澳三地積極保護、宣傳灣區內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聯合舉辦了多項展覽、展演等相關活動,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
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在香港西九文化中心,壹座造型獨特、精致典雅的建築傍海而建,爲香港的天際線增添了壹抹中華傳統文化的色彩——這就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2022年7月開館以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共呈獻16個專題及特別展覽,接待海內外訪客超過210萬人次,成爲大灣區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地標。
作爲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橋梁,香港和澳門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綱要》提出,支持大灣區發揮中西文化長期交彙共存等綜合優勢,促進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鼓勵香港、澳門發揮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攜手社會各界積極推動盛事經濟,促進中西文化藝術的對話互鑒,夯實香港作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香港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主席鄭志剛表示,香港今年將舉行超過150項盛事活動,希望借助相關活動舉辦的機會,認真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透過香港這扇“世界之窗”傳播更多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