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成長」記:風華正茂少年時

來源:澳門國際瑞和文化產權交易所發佈日期:2024-01-16 10:21:45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賦予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在省委「1310」具體部署中,「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牽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位列「十大新突破」之首。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五周年。近年來,廣東與港澳攜手,推進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持續加速,規則機製「軟」聯通不斷深化,高水平建設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推動最具活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加速崛起。

 

如今的大灣區,風華正茂,猶如朝氣蓬勃的少年,邁著堅定步伐,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開創美好未來。

 

「大灣區變小了」

 

時空距離縮短,交流交往提速

 

自去年先後實施「澳車北上」「港車北上」以來,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車輛持續攀升,屢破紀錄。據統計,2023年經大橋口岸進出境的客車超268萬輛次,年增1.35倍,與2019年相比增加2.45倍,其中港澳單牌車近140萬輛次,占比超過50%。

 

跨越灣區,從南到北,由西向東,在軌道網絡的不斷密織下,高速行駛的列車串聯起沿線更多城市和區域,為居民工作生活帶來新的便利,更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註入強大動力。

 

「交通大動脈的打通,可以更好地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讓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峽西岸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的聯系更加緊密,實現東部沿海經濟帶聯動發展


「大灣區變大了」

 

產業空間拓展,發展機遇更多

 

創業機會多了,園區人氣旺起來了。

 

「橫琴既有土地優勢,又背靠珠三角雄厚的產業基礎,還連接內地廣闊市場,為澳門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現實路徑。」在澳門大學教授麥沛然看來,從澳門到橫琴再到大灣區,是「0到10再到100」的過程。

 

2023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又迎來一批重磅政策支持。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的總體發展規劃印發實施;橫琴、南沙相繼迎來量身打造的放寬市場準入政策安排;《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發布,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我們都是大灣區人」

 

民相親心相通,融合不斷深化

粵港、粵澳公務員之間的交流合作,是大灣區改革創新、深度融合的生動註腳。隨著三地合作不斷深化,大灣區繪出民生融合更大的「同心圓」。

 

潮湧灣區,千帆競渡。隨著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三地融合帶來巨大發展機遇,大灣區煥發出更強大的活力,朝著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邁出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