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來源:澳門國際瑞和文化產權交易所發佈日期:2023-11-17 14:11:02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互聯網日益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能、維護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鑒的新平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既是回答時代課題的必然選擇,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呼聲。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顯示,當前,我國適度超前部署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取得一批世界領先成果,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正朝著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加速邁進。我國穩步推進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和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實現5G、千兆光網、IPv6規模部署、算力總規模等世界領先。

截至今年9月,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18.9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7.37億戶;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5億戶家庭的能力;「東數西算」工程從系統布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算力總規模達每秒1.97萬億億次浮點運算。

數字文化產業動能強勁

今年以來,我國數字文化產業重新步入增長快車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中,數字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235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

「當前,數字文化產業已成為激發消費潛力的新引擎。數字文化與影視、電商、旅行等社會場景融合互嵌,雲展覽、雲旅遊、雲觀影等線上文化消費不斷豐富。」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網信理論與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姜淑麗表示,數字技術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例如,敦煌研究院發布以1∶1毫米級比例復刻「數字藏經洞」;國家圖書館發布《永樂大典》高清影像數據庫,打造5G全景VR,運用數字技術探索數字內容展示新模式

加強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顯示,當前,數據安全事件頻發,安全形勢日益嚴峻。與典型的網絡安全威脅相比,數據安全威脅更加復雜多樣,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出現加劇了數據安全風險,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數據權屬不清等問題仍存在,數據泄露、數據濫用、數據攻擊等事件頻發,引起全社會廣泛關註。

如何在實踐中不斷加強網絡安全尤其是數據安全保障能力?與會企業代表紛紛建言獻策。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表示,過去10年數字安全行業實現了核心技術和產業規模的雙突破。隨著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進程加速,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新型工業化已成為戰略重心。當前,360研發了一套技術方案,把服務國家的能力,包括360獨有的全網數據、情報、知識、專家和運營體系全部雲化,正式推出了新一代安全產品360安全雲,通過SaaS(軟件即服務)服務體系開放給城市和企業使用。

「數據的價值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得到釋放,而隱私計算解決的就是數據流通共享中的安全問題。」鍩崴科技創始人、CEO鄭灝介紹,采用隱私計算技術,可以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各數據源的數據可以在本地參與多方合作,只貢獻數據價值,以此消除潛在的數據泄露風險,推進數據價值流轉。鍩崴科技開發了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隱私計算技術架構,可幫助金融、政務、醫療等多個行業數據安全可信流轉,助力數據價值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