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中國構築發展新優勢

來源:澳門國際瑞和文化產權交易所發佈日期:2023-03-29 10:16:16

中國具有獨特的政治優勢、顯著的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海量數據資源優勢與人力資源優勢,能形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的強大合力

  

天津濱海新區,大棚西紅柿有了傳感器,精準灌溉設備與智慧農業雲平台連接,西紅柿口感更好、產量得到提高;浙江嘉善縣大雲鎮,村民坐在衛生院「雲診室」,鼠標一點,三甲醫院醫生可在線接診,優質衛生資源城鄉共享;廣西南寧市,數字政務一體化平台讓數據替群眾跑腿,企業和老百姓的辦事環節壓縮了80%以上……今天,數字中國建設推動的點滴變化,正匯聚成深刻改變中國人生產生活面貌的時代洪流。

 

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描繪了數字中國建設到2025年和到2035年的階段性目標,為數字中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和方法路徑。把《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將全面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驅動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變革,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動力。

 

回眸十年,從「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數字基礎設施實現跨越發展;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掌上辦」「指尖辦」已經成為各地政務服務的標配,數字政府治理服務效能顯著提升;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線上教育平台和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數字便民利民惠民服務加快普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系統謀劃、統籌推進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持續夯實的「數字底座」、不斷豐富的數據資源、日臻完善的數據安全,讓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澎湃不息,對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更為進一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有國際觀察家認為中國「可以引領下一次全球變革浪潮」,這是因為,「迎接變革所需要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物流、新能源的推廣、數字化的生態互聯網建設等等,都不是依靠一個個公司單打獨鬥完成的,國家力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方面,中國具有「不可或缺的優勢」。中國具有獨特的政治優勢、顯著的制度優勢,能夠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進行頂層設計,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無論是消費互聯網還是工業互聯網,都可以找到豐富應用場景與堅實的上下游支撐,有利於攤薄投資成本;中國具有海量數據資源優勢與人力資源優勢,網民規模和研發人員總量全球第一,數據挖掘和數據開發潛力巨大。將這些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就能形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的強大合力。

 

數字中國建設事關國家發展大局。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數字經濟作為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力量,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搶抓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中國大有可為。按照《規劃》要求,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數字中國建設就會更上層樓,網絡強國就會漸行漸近。

 

順應數字化浪潮,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踏浪而行、挺立潮頭。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牢牢掌握歷史主動,努力打造發展新優勢,數字中國建設必定不斷取得新成就,必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