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黨中央着眼於國內外發展大勢,科學謀劃、統籌考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重要依據和行動指南,是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全國凝心聚力建設統一大市場,全面暢通國內大循環,將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撐,從而有力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新發展階段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義重大
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總體要求與戰略部署,及時發布《意見》具有相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利於強化國內「基本盤」支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我國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必將面臨越來越複雜的局勢。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和整體市場的明顯優勢,這是我國積極參與重塑全球競爭格局的重要優勢與關鍵支撐。為此,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戰略定力,全面穩固國內經濟體系循環暢通,「關鍵一招」就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培育和激發國內市場潛力,以自身最大確定性抵禦外部不確定性挑戰。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利於全面推動國內市場由大到強轉變。市場是一種戰略資源。《意見》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從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市場平台設施、要素和資源市場、商品和服務市場、市場公平監管等維度提出了高標準和高水平推進全國市場統一性建設的根本要求。這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工作方法論,「大」乃「強」之基,「強」乃「質」之本。強大的國內市場不僅指規模範圍更大,而且指制度規則更完備、結構層次更優化、影響力與吸引力更強的現代市場循環體系。這是積極主動配置國內外要素資源的核心能量,是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是推動國民經濟供給與需求在更高層次與水平上實現動態均衡的完整系統。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利於全面打通制約國內大循環的堵點。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全球競爭將聚焦人工智能和5G等科技領域開啟的新市場。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持續增進市場發展活力和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生活,需要以全國統一大市場作為堅強後盾。《意見》立足發展實際和未來需求,聚焦制約經濟循環的堵點和卡點,圍繞推動市場高效暢通和規模拓展、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等主要目標定位,聚焦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存在的不正當干預、隱性壁壘門檻等突出問題,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且行之有效的重要改革舉措,在當前背景下有利於強化助企紓困和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保障力度。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利於吸引全球優質要素資源加速向我匯聚。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市場是有效滿足自身和世界需求、爭取國際貿易談判利益、改善企業外貿環境、吸引境外優質投資的重要抓手,是在全球治理中謀求與我國市場規模和貢獻相稱的影響力的關鍵。《意見》布置推動國內與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促進內外市場規則標準融通,有利於以國內統一大市場為「內核」強力吸引海外中高端要素資源向內匯聚,進而改善我國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塑造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持續增強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影響力,進一步夯實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機制,從而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