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來源:澳門國際瑞和文化產權交易所發佈日期:2022-02-21 17:13:17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在應對風險挑戰的實踐中,我們進一步積累了對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其中包括「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等。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要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我們應進一步深化對「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認識,並體現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上。


至關重要


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至關重要。對此我們要正確看待並深刻認識其必然性。


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是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國內生產總值持續較快增長。隨著總量持續做大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但是,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不夠高。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國家還有巨大發展空間。從經濟發展能力和條件看,我國經濟有希望、有潛力保持長期平穩發展,到「十四五」末達到現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要實現這些預期目標,必須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是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必然要求。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只有持續把「蛋糕」做大,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體現。我國還處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只有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才能築牢民生之本、解決好就業問題。我國各項事業正處在快速發展中,只有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才能為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相關政策


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要按照黨中央關於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註重宏觀政策的前瞻性和針對性,積極推出既有利於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又有利於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政策舉措,確保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註重精準和可持續性,註重效能提升,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使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特別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要統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統籌跨周期和逆周期調控,形成穩定經濟運行的合力。


積極釋放內需潛力。采取積極有效辦法確保投資增長的平穩性、可持續性,特別是要擴大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投資。紮實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建設。努力促進居民消費持續恢復,積極培育消費熱點,拓展消費新場景,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挖掘縣鄉消費潛力,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健全社區商業配套和農村物流配送設施。紮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加大農村環境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力度。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著力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保持製造業占比基本穩定,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加快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增強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培育一批先進製造業集群。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緊扣數字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方向,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投入,推進產業技術升級,擴大優質產品供給。以布局新基建和拓展應用場景為重點,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升級。擴大「5G+工業互聯網」應用,加快構建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建設智能製造服務網絡,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園區。


統籌發展和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守住安全底線,註重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為此,要研究出臺有力舉措、完善政策體系,確保重要產品和產業鏈的安全穩定,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積極防範財政金融風險,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強化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製和能力建設,實現重要產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安全可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